全市唯一!破译社区仪器共享背后的“生态增长方程式”
发布时间:

日前,一笔来自东莞市科技局的专项奖励汇到了社区,这笔奖励来自于2024年底东莞市科技局组织的全市共享仪器服务站年度评审,围绕各站点2023年度仪器共享工作成效展开。经过严格考核,社区服务站从全市33个共享服务站中脱颖而出,成为全市唯一获绩效奖励的开放共享服务站。

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服务站运营成果的高度认可,更是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科创服务实力的有力彰显。从降本增效到科创服务赋能,社区已经在创新、创业、创富的道路上踩下了又一深刻脚印。


2400+台设备织就“共享网络”

2020年11月,东莞市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“莞仪在线”正式启动;2022年1月,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站获批成立。作为首批认定的服务站,社区承担了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共享、助力企业研发降本增效的重要使命,为社区内外企业提供降本增效的巨大助力。

专注 AI 机器人教育的小微科技型企业——创曦教育科技 (广东) 有限公司,在教具车小轮胎制造上遭遇难题时,正是社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站起到了关键助力——作为社区共享中小试车间之一高性能橡胶材料创新中心,集高性能橡胶应用材料研发、分析测试、中试、生产于一体,如同一个功能齐全的 “创新工厂”,能将轮胎的设计、开模、中试、测试等环节一步整合到位,大大提高研发效率,节省成本与周期。

上楼设计、下楼验证;上午有了想法,下午就能知道到底可不可行。这种近在咫尺的便利不仅极大纾解了材料成本,更帮助我们极限压缩产品测试-生产的时间成本,让产品的快速迭代成为可能。”

这种近在咫尺的便利,不仅极大缓解了材料成本压力,更如同一台加速引擎,帮助创曦教育极限压缩产品从测试到生产的时间成本,让产品的快速迭代成为可能。借助仪器设备共享机制,创曦教育不仅快速完成教具制作、成功推出课程,还额外获得仪器设备共享补贴 2.72 万元,另有近 4 万元正在申请中。

图片

教具用模型车辆

仪器设备的高效共享,如同一块强大的磁石,不仅惠及了社区及周边企业,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创业者纷至沓来。璟彩光电科技 (东莞) 有限公司便是被仪器共享机制吸引而来的典型代表,团队成员也由此成为了新 “湖人”。

作为一家专注于 AR 眼镜及配套应用程序开发的低成本创业公司,其海量芯片光刻、刻蚀、镀膜的需求极为庞大,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则成为了他们的 “创新宝库”。璟彩光电对这里丰富的仪器设备赞不绝口:“材料实验室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非常丰富,几乎能满足我们全部的研发需求而这些仪器如果自行购买配置,常规情况下至少需要 2 亿元。”

今年3月、因电子皮肤而爆火网络的墨现科技更是早已成为了平台的常客。“在产品的开发、验证过程中,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包括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内多家单位的多种仪器,每年数十万元的成本相比自购成本微不足道。以我们经常使用的进口X光电子能谱仪为例,其配置齐全大约需要1200万元,而这笔资金足够支撑我们使用‘莞仪在线’平台长达60年。

截至目前,社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站已累计推动超过2400台设备登录仪器共享平台开放共享,总价值超过1300万元,占全市共享仪器设备总量三分之一以上;累计服务企业超5000次、覆盖企业超600家,服务覆盖多个行业领域,满足企业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的不同需求。


“共享经济”背后的科创服务赋能

社区共享仪器服务站的稳定运行,宛如一座坚固的桥梁,不仅为企业降低研发成本、提高研发效率提供了便捷可靠的选择,更是作为社区科创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,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的高端化发展。它的成功绝非偶然,而是社区精心构建的科创服务体系结出的硕果。

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自 2020年揭牌,集科技服务、国际交流、商住配套等于一体的优越创新创业环境,构建起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培育的全链条、全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。目前,社区核心区已集聚12家新型研发机构、200多个研发平台及500多家创新型科技企业,约6000名企业家和科学家在这里扎根,珠三角地区科技源头创新和高层次科研人员最为集聚的区域,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“双创聚落”。

图片


在综合服务方面,社区搭建“综合服务+科技创新"全链全要素创新创业服务体系,提供工商税法、知识产权、政策服务、金融服务、营销推广等8大综合共172项清单式服务;共建香港城市大学(东莞)科创中心、集成电路创新中心、概念验证中心、创新样板工厂、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站、港澳台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、TGV技术中试平台等7大科创平台构建起贯通源头研发、概念验证、创新工场、科创训练、培育孵化、产业加速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

图片

为进一步汇聚科技资源,社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,对接引进了中科院声学所、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重要平台项目,依托项目产业领域牵引优势吸引产业集聚;先后促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(东莞)、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(广东)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、院士联合会东莞分中心等人才、金融、技术等重要科技服务载体落户,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,社区更是积极创新,打造科创品牌,建立概念验证中心,启动培育工程,开设科创训练营课程,从0到1培养孵化项目,为创新种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精心的呵护;同时,背靠80亿元城市更新母基金、10亿元松山湖天使基金等投融资资源,协同引入各类平台机构,开展精准投融资对接活动,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
从“设备沉睡”到“共享共赢”,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仪器开放共享服务站经过数年的高位运营,极大纾解了初创企业的成长阵痛,为企业插上“低成本研发”之翼,让社区更进一步成长为创新要素奔涌的“热带雨林”。

未来,社区也将继续以仪器开放共享服务站为重要抓手,不断提升科创服务水平,打造更加完善的科创生态系统,为创新要素的汇聚与流动持续创造更优越的环境。



相关新闻
无抵押限制!“松湖专精特新贷”在社区发布,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
从科创“试验田”跃升湾区“强磁场”,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五年写就创新创业进化论
2020年7月23日,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正式揭牌。 历经五年耕耘,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,科创资源集聚、企业发展动能及全链条服务能力均实现了显著提升。 历经五年耕耘,这座创新创业不夜城,不仅形成具有区域示范意义的发展模式,更打造了一份独特的生态 “样本”。 这是怎样做到的? 请看这份名为“社区5.0:创新创业进化论”的答卷——
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:打造大湾区创新创业创富新标杆
近期,东莞乃至大湾区众多大型交流活动、比赛接连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(下称“社区”)举行,吸引了各领域创新创业人才纷至沓来,感受“空气中都飘着科学味道”的松山湖所拥有的独特魅力。 自2020年以来,社区聚焦“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”,逐步构建全链条、全要素、全过程创新生态体系,致力将社区打造成一个“宜研、宜创、宜业、宜居”的创新创业创富标杆地。“推广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经验”写入了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,如今,社区正逐渐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创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、努力成为
媒体关注丨基础配套提质升级 打造优质人才引育平台:高品质城市建设引擎塑造新优势
10月24日,东莞市数字经济月暨华为云1024程序员节开启。期间,华为(松山湖)开发者认证中心正式成立,依托华为成熟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能力,打造数字人才“成长摇篮”。 时代呼唤人才,人才书写时代。松山湖2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,也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才奋斗史。在松山湖,类似的人才培育中心、交流活动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、吸引人才落户的重要品牌。
最高125万奖励、现场落地签约!“松湖杯”创新创业大赛“50强”名单在社区揭晓
科创松湖,产研共生。10月31日,2023年“松湖杯”创新创业大赛(下称“大赛”)决赛颁奖典礼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行,大赛最高奖项“50强”先锋奖的获奖项目名单揭晓。